一帆风顺的成长不是有效成长,只是标准化的知识积累与发展红利的猎取,不是真实能力的发展。例如很多早期的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因为一个市场机会(基于信息差或时间差,例如百度VS谷歌、微博VS Twitter、微信VS KIK)的发现就大举融资而活了下来,但是很多经不起考验,存活率很低,产品本质上都是山寨品。出现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透露出一个很重要的本质:经理人的思考能力如何影响着企业的管理与创新表现。
一个经理人从初次担任管理岗位,一路发展到高阶管理岗位,会有起码3次的顿悟与成长:
第一次:发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差距,领悟到不能只是照着做就会出成绩
我最早从医院管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时,总觉得自己是学习过专业领域的人,可以比一般没有学习过的人更快的看出成绩的不同,然而事实不然,例如服务质量的改善、社区营销的推动、运营绩效的改善。这些业务背后的知识体系我当时都是具备的,甚至不谦虚的说,我长时间浸润在学校图书馆学过的案例和理论比我同期的同学还要更多,我看过的外文书籍和专业期刊数量也远比我同班同学们多的多。然而这些理论并没有办法在真实的世界立即转化为生产力,毕竟整体环境差距太大,组织的成熟度也处在不一样的发展阶段,直接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和做法,确实是行不通的。
在我转任为专业的人才发展顾问时,很类似的现象一样在发生:互联网公司的年轻管理者大多数是半路出家做管理岗位,不仅理论基础少,更有甚者,想要直接照搬美国互联网公司的管理做法,而不去多加思索背后的差异性。例如早期很多互联网公司鼓励大家穿着轻便服装工作、广设健身房和按摩师服务、带着电脑一边工作一边参加培训或会议、不赚钱没关系要有流量和用户数量、组织扁平化管理。早起在百度进行培训的时候,甚至很多时候都无法在早上9点或9:30准时开始,穿着短裤和凉鞋姗姗来迟的人甚至还记错培训班的时间和地点,一旦坐下后就打开电脑看邮件回复信息,宣称要像电脑一样多工处理的这些人,真的学习了多少培训内容,无人知晓,而这样的情况在那个时候也不会有任何管理手段介入,他们活在时代的红利下,掩盖了很多管理能力不足的事实,直到后来很多产品和事业部纷纷被竞争的市场淘汰,才开始慢慢醒过来。
针对上面的现象,我的反思是我当时为什么会用针对成熟经理的培训方式来面对年轻不成熟的经理人呢?
现在想起来,我就是陷入了一个假设的迷思:参加培训班的人都是积极向学而且有紧迫性需求的经理,他们不需要我去调动内心的渴望,同时也不需要我带领他们探索自我无知的认知,我只需要聚焦于方法论的教学即可(当时的说法叫做“干货”),因为他们很忙,需要立即有学习转化的效果。
当时身为培训顾问的我在两个极端开始出现天人交战:理论基础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的变化。只谈理论,枯燥无味且没人感兴趣;只谈应用,过于碎片化且不成体系,很符合拿来主题的快速行动诉求,但是你知道那是危险的。经过几次实践后,我找到一个动态平衡点:按照当下的关注点,从案例分析开始,关联真实状况,与学员们找到困难的症结点,然后提供理论依据的参考,最后寻求在公司环境下的转化应用。例如该如何有效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主题上,我不能一开始就大谈该如何解决问题,有哪些流程步骤与工具。而是先带领同学们以案例分析做为开始,让他们提出他们认为对的想法,我再来依照他们的答案进行点评,指出对与不对之处,带入知识点,最后再引入系统化步骤,并使用他们的真实场景问题来加以讨论,后来的教学效果就远远的比我一开始自以为是的做法要很好的很多,不仅同学们喜欢并开始放下电脑认真学习,而我自己也丛中受益良多。
一个人要改变一个系统,那是很巨大的挑战和风险。但是每一次都在关键点上改变一点,或许就慢慢影响这个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的机制,而其背后的每一次改变都是源自于经理人的顿悟与成长。
第二次:质疑自己接受的教育与认知,领悟到自己的无知与固执是如何毁了自己
我们所受的教育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与价值观的形成,但我们常常忘了或许有些事可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例如工作态度。
我的父亲是一位身体力行亲力亲为的管理者,他从一线工人开始投入工作,后来被提升为厂长,并一辈子都在做类似的管理工作。他的那个年代是经济从不好要开始翻转的关键时候,当时能有一个工作机会是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只有小学学历的父亲,那是千拜托万拜托下才能有的一个珍稀机会。我的父亲没有让老板失望,每天都辛苦认真的工作,知道他升任为厂长,仍然是办公室所有人中第一个到工厂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到工厂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泡茶,而是去车间巡视,与工人聊天,掌握真实的生产状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年也几乎只休息过年假期和某些星期日而已。回顾过去的回忆,我的父亲在工厂工作的时间比与我在家聊天的时间几乎无法相比。我父亲的工作态度是绝对不要让别人失望,要做到承诺就必须是使命必达。
初为管理者的我在意气风发的当时,非常不认同父亲的工作态度,认为新时代的到来应该以聪明工作为主(Work Smart),而不是辛勤工作(Work Hard)。由于有这样的认知,我很少向父亲请益,长期的亲子关系疏离,造成了我对于旧时代工作态度的反感,然而殊不知,真实的环境给我一个震撼教育:你不过是无知者无畏罢了。
当真实的预期绩效出不来的时候,我开始怀疑自己,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当时身边的贵人点出了我的无知。我们不是活在真空地带,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就可以得到答案,需要花时间去研究事物背后的故事,否则就掉入了自己预设的误区。
我开始去和社区民众聊天,了解他们对于社区医院的看法,为什么来?为什么不来?我开始与很多一线工作者深谈,甚至于下班后一起去吃饭(这简直违反我的天性),他们在想什么?为什么会那样想?这些花时间才能知道的事情,后来成为了我最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的领悟是没有Work Hard,哪来的Work Smart?不要轻易听信那些没有真实成功经验的成功学大师,心灵鸡汤偶尔看看可以,要不要相信?最好你自己去试试看再决定。
当我们会以一个开放的心态去质疑自己的所学所知,或许那才是另一个自我成长的开始。
第三次:面对无知开始思索事物的本质,忘了我是谁,领悟到不断重建认知的必要性
VUCA时代下有很多新鲜事物不断的在发生,有的是正面的,有的则是反面的,例如我们看到很多新技术的引入如何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品质,同时也看到很多伪劣商品如何伤害我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机会就隐藏在我们认知范围外的那一片空间,我们用什么方法去积极探寻,决定了我们看到多大的新世界,而最可怕的是我以为我知道一切。
如何通过现象看本质,人类面临新事物的学习本能是什么?我总结有三种:1,归纳总结;2,逻辑推理;3,创新思考,前2者大多数有案例分析可以做为借鉴,第三者则是需要有一些深入的调研和思考,才能获得灵光一现的创新点子,例如现在你所使用的智能手机屏幕,它不是按压式的,而是电容式的,背后最重要的思考是“人类输入方式的本质是什么?”但是苹果认为手才是人类最原始也最高效的输入方式,不需要另外发明笔来做为输入的工具,这个想法很大的与当时的主流产品具有不同的思考逻辑。而现在的语音输入则是另一个不同的输入工具,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会是取代用手输入的一个好选择。同时ChatGPT取代传统搜索引擎做为一个更高效的信息获取方式,则是另一个现在进行式的改变,而且是很大程度上取代的那一种,其背后挑战的思考逻辑是从关键词搜索做出反应(response)改变为经过人工智能筛选整合后的完整信息给你,属于回答(answering),这样的创新大大的的提高了过去搜索引擎的低效率体验和信息可信度的质疑。
实施高程度的创新而非山寨,很需要对于事物的本质进行洞察,发生了什么?发生频率如何?发生时间有什么特殊性?谁最在意?他们为什么在意?他们在意什么?不在意什么?又是为什么?有什么解决办法?哪些有效/无效?又是为什么呢?一系列的答案都需要研究的人一一调查,并加入自己的思考,才能领悟到一些过去不知道的东西,进而做出不一样的创新。例如最近这几年的直播带货其实与以前的电视购物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差别在于电视购物频道的稀有性VS手机直播的大众化。另一个差别则是手机互动的直接性远比电视购物更快更有趣,更容易有销售冲动的带动力量,二者都在拼价格低或性价比高的本质则没有差异,意味着没有本质上的创新,一阵风过去后,一样落入恶性竞争的老路,然后只能剩下少数很成功的个案,其他的都会被淘汰,逃不出基本的商业规律。一个异军突起的案例是拼多多,定位是一个交易平台而非销售自己的商品,主要靠佣金、广告收入和增值服务费赚钱,在淘宝和京东商城之外的世界,拼多多成功的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其创始人黄峥特别指出“拼多多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满足用户占便宜的感觉。”就是这样的一个想法不同,衍生出了很多营销玩法的不同,为拼多多开创了一个不一样的市场机会,这就是专业经理人/创始人的智慧。
经理人的成长速度就是企业的成长的速度,从规划思考到执行复盘,都是实力与智力考验的关键时刻。善于在每一次挑战的背后看到自己成长的机会,就是成长型经理人的重要特色。经历过起码3次顿悟与成长的经理人,更能带领团队挑战更高的目标与未知领域的赛道机会。
Work Hard and Work Smart!